美,也許是一種感覺、一種希望、一種圓滿,
就像「愛」一樣難以形容;
但只要「做」出來,就可以感受得到。
在多明尼加(Dominican)濱海的拉羅馬那(La Romana)一處垃圾堆積場,從遠處即可見到燃燒的煙霧,以及垃圾遍野的景象。許多從海地(Haiti)來的難民,撿拾垃圾堆裏生了鏽的爛鐵皮搭成房屋,再以大大小小的石塊圍繞在四周,這即是他們的城堡。
為了活命,他們帶著孩子在垃圾堆裏尋找食物及一切可用的東西。許多孩子全身赤裸,圓滾滾的肚子並非吃得太飽,而是裝滿了各種寄生蟲。
海地與多明尼加世代不和,這些難民自然變成無人理睬的孤兒。每當垃圾車一來,總會見到人與狗或豬爭食的畫面,甚至連天空中盤旋的禿鷹,也三五成群俯衝而下。
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六日到三月一日,我參與慈濟在多明尼加的第二次賑災及義診。中午進餐時,眼望著垃圾堆裏的難民,手中的飯糰再也吞不下去,淚水禁不住地滑落。
發放賑災物資的同時,我們也分組走訪災民的住處。原以為災民大都去領物資,一定會撲個空,卻幸運地拜訪到一位少婦,她剛產下一對骨瘦如柴的雙胞胎,師姊們看到嬰兒用的奶瓶爬滿螞蟻,都哭紅了眼。
來自美國分會的馬準祥師兄,家裏好幾代皆為基督徒,這次是被太太慈竑師姊連哄帶騙、軟硬兼施邀來。分享心得時,他感動地說:「像這樣有意義的活動,我下次還要參加!」並決定把送給太太的百萬結婚紀念大禮轉贈給慈濟。
發放典禮中,領隊黃思賢師兄致詞表示:「我們來自台灣,之所以來到這裏,是因為我們愛你!我們師父不忍心讓大家在烈日下等待,所以我只有兩句話要說:雖然我們國度、人種、膚色、文化不同,但我們同樣流著紅色的血液;雖然我們是中國人,你們是多明尼加人,但也許下輩子我們會成為多明尼加人,你們會變成中國人,所以我們都是一家人。」話音始落,全場響起熱烈掌聲,災民的眼睛閃動著光芒,充滿了新的希望。
在賑災行程結束前夕的惜別茶會,當地華裔青年志工用半生不熟的中文說:「以前我們決不可能接觸『垃圾山』的難民,直到慈濟人來賑災,才有機會結這分善緣;以後我們一定會持續照顧他們。」
這使我突然想到「美」這個字。美,也許是一種感覺、一種希望、一種圓滿,就像「愛」一樣難以形容、很難下一個完整的定義;但只要「做」出來,就可以感受得到。
慈濟人的付出,即是一種無所求的美善,犧牲享樂的時間、奉獻愛心,只要對方起了共鳴,把愛傳遞下去,就是一種預料不到的圓滿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