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哪裏發生災難時,
只要聽說有慈濟人,
就會覺得「那就沒問題了﹗」
千處祈求千處應
我想每個人都不會忘記他的童年,因為「童年」是多姿多采的,尤其是在鄉下長大的孩子。但是在城市文明的社會裏,能給孩子童年的記憶實在是太少了。
我記得當我小的時候,只有電視卡通是每個小孩子的最愛,我相信現在依然如此;而電視卡通對小孩子影響也最大。我仍記得我小時候看的一部電視卡通,片名好像叫做「世界救難隊」;內容是描述,不論世界上那個角落發生災難,當訊息傳達到這個救難隊時,救難隊的大隊長馬上下達命令,立刻採取行動,就像消防隊那麼迅速。每次只要這個救難隊出動,人們的心便安定下來,因為他們給人一種非常強大的安定力量,只覺得「沒問題了﹗」
現在「慈濟」也給人同樣的感覺。當有人聽說哪裏發生什麼事,空難、大車禍、甚至山崩、地震、風災、水災,只要問:「有沒有慈濟人去﹖」有,就覺得「那就沒問題了﹗」現在,慈濟人遍布於世界各地,每當台灣同胞出外旅行,不論發生什麼樣的狀況,他們都會記得就地打電話給當地的慈濟機構;甚至國外的僑胞,當他們發生變故時,總會想起慈濟;慈濟好像成了卡通裏的「世界救難隊」一般。
伸出那雙溫暖的手
一棟破爛的舊屋,住著一位臉上布滿了歲月刻畫的痕跡,手腳長滿厚繭,九十出頭的老婆婆,她除了有一位四十幾歲、全身癱瘓在床的孫女之外,就再也沒有親人了。房子裏零亂不堪,氣味難聞;這樣的一幅畫面,不用細說,就知道其中的辛酸。
老婆婆說,她與孫女數十年相依為命,要不是為了這個孫女沒人照顧,她早就不願獨自偷生於人世;如果把孫女送出去,她又放心不下,就這樣蹉跎歲月於山中。以前年輕還能照料自如,現在年事漸高,身體狀況一年不如一年,恐怕再也無法照顧孫女了。她說時聲淚俱下,連天氣似也跟著變得淒苦,那種對人生的失望,又是落寞、又是哀傷的情景,連太陽也躲到雲裏去了。
幾位慈濟人接到訊息,好不容易在山中找到了這對祖孫。由於定期造訪,孫女的身軀及床鋪乾淨多了,房子裏裏外外也變得清爽,老婆婆的臉有了笑容,聲音也爽朗多了。婆婆說:「我這幾天腰痠背痛﹗」便有師姊忙著拿「撒隆巴斯」幫婆婆貼在腰上,一位師姊忙著搥背,另幾位師姊幫婆婆剪指甲的剪指甲,洗腳的洗腳,有時還幫婆婆理髮、梳髮,唱歌、說故事,並專心地聽老婆婆述說她的往事。
老婆婆真的不知,人生會有這麼大的變化,更不敢相信也不懂,這幾位孫兒是從哪塊石頭縫蹦出來的﹖雖然「慈濟」這個名詞對她來說是陌生的,但她深切感受到「慈濟」的愛,就像大地母親一樣,決不會因孩子的增多而減少。這幾位孫兒雖然姓氏不同,但早已成為她家的一份子,是不容置疑的。每當慈濟人要來的那一天,門一打開,太陽總是先照進來了﹗
小男孩的最後微笑
「一個十六歲的男孩,他為什麼要服毒自殺呢?」慈院加護病房,來了一位服毒自殺的小男孩。當志工師姊不忍心地問他:「你為什麼要這樣﹖」「我活得好孤獨、好痛苦,我覺得我沒有過一天快樂的日子。」男孩難過地表示。
這個男孩從小就生長在不正常的家庭中,父親坐監服刑,母親因屢受父親暴力折磨,在孩子出生不久就離婚改嫁。男孩無人照顧,在外婆及奶奶家之間,十幾年來兩地來回,居無定所。由於缺乏家庭溫暖、正常管教,加上親戚朋友漠不關心,心中便非常怨恨父母;又想到很愛他的小阿姨,幾年前因車禍過世,他越想越難過,一時想不開,遂喝下劇毒。
住院期間,外婆、奶奶和親戚們紛紛趕來看他;在志工聯絡下,媽媽也來關心他,但父親卻顯得冷漠。志工們也不斷地關懷及輔導他,並化解他對父母的怨恨,要他用另一個角度去想:爸媽沒有好好照顧家庭,是因為爸爸的無知,媽媽的無奈,所以應該原諒他們。
由於感受到大家對他的愛,男孩心中有些後悔,後來終於說﹕「我知道了,我會原諒爸爸,也會原諒媽媽。」志工問他,現在心中最大的願望是什麼﹖他說﹕「我最希望的是能看到師公,師公能不能來看我﹖」
那天志工早會,上人聽到志工報告這男孩的境遇及期望,早會結束後便立即到加護病房探望他。他一見到上人,馬上把手伸出來,牽著上人的手說:「師公,救救我﹗我想要好起來,以後我要當小菩薩,要當慈濟的小志工,我要做一個慈濟人。」上人勉勵他:「會的,將來你不只是小菩薩,還會當大菩薩,你要對自己有信心﹗」上人一再鼓勵他,要勇敢去面對,從現在開始,把心中的埋怨與憤怒,全都放下,要趕快發好願﹗他說﹕「會的,我會聽話,我一定會聽話﹗」
當天,男孩還是因毒重不治而往生。男孩走時告訴師姊,他今生最快樂的事,就是「我終於知道有很多人愛我﹗」帶著微笑,男孩走完他的人生歲月。
這個小男孩的一生,短暫而坎坷,他沒有快樂的時光,心中只有恨而沒有愛。但在他生命的最後,與慈濟結下了緣,終於懂得:真正的「愛」是給予而非占有,真正的「快樂」是原諒而非仇恨。這個小男孩有了正確的目標,心中有了愛,將來他一定是位大菩薩,我們有信心。
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,都有無可限制的力量,所以不要輕視自己,只要有心,沒有辦不到的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