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中的東西裝得愈多,罣礙就愈多;
如果要達到愛欲垢盡、輕安自在,
何不現在就看破放下呢?
昨夜一場風雨,今晨起來,前院的桃樹花落滿春泥,地上一片嫣紅,桃子微微地露出小臉來。
此時,雖有風雨,卻是春暖花開時節,柿子樹的綠葉也不知何時爬滿枝頭,宇宙萬物好像剛從冬眠中甦醒過來,一切充滿了生機。可是,我卻因為離情依依而滿懷惆悵,心中的愁緒及失落感怎樣都揮之不去。
回憶當初,房地產經紀人帶我們來看這幢房子的時候,我獨獨看中的就是前院柿子、芭樂樹,後院的李子、葡萄柚、柳丁、二十世紀梨和桃樹……,因此住了進來。
搬進來之後,吃完的白桃、水蜜桃的種子,隨手扔在前院的柿子樹下。有一天,忽然由土裏冒出一棵桃樹的嫩芽,真是高興極了!每天看著它不斷地茁壯,心想該是將它移植到適當位置的時候。正好此時友人送來一株枇杷,便不經意地將它們合種在一處,沒想到當它們長大後,註定了糾纏的結局。如是因,如是果,而此事也被我家師姊調侃了好一陣子;然而,對我來說,更是一分親切的情感。
在這些果樹當中,最惹事端的要算李子樹,因為它太甜,水分又多,每當李子成熟時,香味四溢,群鳥爭食,好不熱鬧。這才想起前屋主特別叮嚀:「當果子成熟時,一定要用網子罩住大樹。」可是我們早就忘了。不過讓鳥兒也能享受,鳥語花香不是人間仙境嗎?
柿子樹也不錯,粒粒果實又圓又大,甜美極了!有一次隨慈濟到墨西哥賑災,我家師姊摘了一些,削了皮切成小塊,冰凍後帶到賑災現場,成了午餐後搶手的水果。親戚不知從何處學來的手藝,摘了我家的柿子,削皮日曬後,放入烤箱烤,成了非常可口的柿餅,比起市場上賣的,更鬆軟、香甜又新鮮。
再講到桃子,那是我的最愛!在它還未熟透之前,摘下來用乾梅子粉和水醃一段時間後也成了美味的水果。記得小時候在台灣,每次路過水果攤時,總不忘買一袋醃桃子。現在在美國買不到,所以拿出來饗客時,倒成了稀有之物。
自從一九九三年遷入這裏,至今已逾六年,如今要搬離此地,多少有點不捨。對於那些果樹,雖沒有細心照顧,但也朝夕相處,說不依戀是假的。有人說:「人回憶日多,就表示老了!」有些陳年往事深藏在內心不易察覺;就像現在一樣,當要搬離這個家時,全湧了出來。
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:「大懷愛欲,不見道者,譬如澄水,致手攪之……,愛欲垢盡,道可見矣。」這些回憶、不捨,不正是愛欲?這些離情、愁緒、失落感不正是煩惱嗎?愛欲與煩惱有如孿生,當愛欲湧出時,心中自然生出煩惱來。
這樣的情懷、境界與人、事、物,忽然讓我警覺到往生時的情景,不也就是同樣的境界嗎?說不定,還有更多割捨不下的東西呢!
心中的東西裝得愈多,罣礙就愈多。學佛就是要我們遠離顛倒夢想,做到了無罣礙;如果要達到愛欲垢盡,像清水般地輕安自在,何不現在就看破放下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