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

水月非月

我們真正的本性就像天上的明月,
清涼、潔白、無染而如如不動;
習氣則似水中的倒影,
只不過是一種幻相,並不真實。



日本禪宗的盤珪禪師,他是臨濟宗的傳承,有則公案如下:

一天,學僧來求教盤珪禪師:「弟子生來脾氣暴躁,難以制止,究竟應如何對治﹖」

「這倒是非常奇怪,」盤珪說:「讓我看看那是什麼﹖」

「現在沒辦法拿出來給你看。」學僧回答說。

「什麼時候可以給我看﹖」盤珪說。

「它來時不可預料。」學僧答道。

「那麼,可見它不是你的真正本性,否則的話,你應該隨時可以指出來給我看。你並非生來就有它,你的父母也沒有把它傳給你,好好想想看﹗」

習氣就像倒映在水中的月影一樣,隨著水波的蕩漾,呈現許多不同的形狀,但是它究竟不是那高掛在天空的月亮。古德嘗說:「菩薩心如清涼月,常遊太虛畢竟空。」事實上,我們真正的本性就像那天上的明月,清涼、潔白、無染而如如不動;而水中的倒影只不過是一種幻相,不是真實的。所以,盤珪禪師要他拿出來看,他卻拿不出來。一個人會思想偏差或觀念不正,通常都不是「生來如此」,而是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;如果不及時改正,經過長時期的熏染,變為習慣成自然,就很難再改了﹗

眾生就是因為「習慣於」執著世間的一切,認為它是真實的,所以只知有「心」而不知有「性」。心與性是不同的。「心」是凡夫心,學佛雖有那份「決心」,但缺少那分「定性」,很容易被環境所轉,而意志動搖。「決心」是「定性」的初步,「定性」是「決心」的歸宿。我們初學佛一定要下那分決心,不下那分決心,就沒有辦法學佛。

有些人覺得慈濟很好,下定決心來做慈濟。經過一段時間,沒有辦法將就別人,仍固執自己的意見,別人不改變,他也不改變,人我是非爭執不下,心中便生起煩惱;那分決心及意志,漸漸動搖,因此就無法將那分「決心」入於「定性」,當然就無法顯出「德相」來。

「德」就是所得,下功夫已經到達「忍人所不能忍」,也就是「沒什麼叫做忍」的程度,稱為「德性」。開始的時候,決心修行,當然會感受到苦;如果能夠真的輕安自在,「人」,不會傷到我的心,「事」,也不會傷到我的心;「是」我不會真歡喜,「非」我也不生氣。到達「忍無所忍」的境界,那分修行的決心就入於我們的本性,「永不退轉」的德性就能夠堅固起來。

佛陀在修行的時候,不論再辛苦、再困難、犧牲再大,他都在所不惜。他那分「付出給眾生的心」是永不動搖,這份「常」就入於「德性」中,而稱為「常德」。因此,我們修行就是要多用心,時時改正自己不好的習氣,無論環境或者人事如何改變,學佛就是要學得如如不動,輕安自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